游仙诗十九首 其十九

:

啸嗷遗俗罗,得此生。

向上折叠
展开剩余(
郭璞

郭璞

(276—324)东晋河东闻喜人,字景纯。博学,好古文奇字,精天文、历算、卜筮,擅长诗赋。西晋末过江,为宣城太守殷祐参军,为王导所重。晋元帝拜著作佐郎,与王隐共撰《晋史》,迁尚书郎。后为王敦记室参军。以卜筮不吉谏阻敦谋反,为敦所杀。后追赠弘农太守。为《尔雅》、《方言》、《山海经》、《穆天子传》作注,传于世。有辑本《郭弘农集》。 59篇诗文

猜你喜欢

壮士篇

:
天地相震荡,回薄不知穷。
人物禀常格,有始必有终。
年时俯仰过,功名宜速崇。
壮士怀愤激,安能守虚冲?
乘我大宛马,抚我繁弱弓。
长剑横九野,高冠拂玄穹。
慷慨成素霓,啸咤起清风。
震响骇八荒,奋威曜四戎。
濯鳞沧海畔,驰骋大漠中。
独步圣明世,四海称英雄。

天地相震荡,回薄不知穷。
天地在不停地运动变化,这种生生息息的过程是没有穷尽的。

人物禀常格,有始必有终。
世间的人或物都遵从着宇宙间的生灭规律,都有自己的初始也有自己的终结。

年时俯仰过,功名宜速崇。
人的时光俯仰之间就已逝去,功名应该尽快建立并使之崇高。

壮士怀愤激,安能守虚冲?
身为壮士而应该勇搏、激情满怀,怎能够安守所谓的虚无呢?

乘我大宛马,抚我繁弱弓。
乘上我那大宛产的良种战马,手按我那名为“繁弱”的大弓。

长剑横九野,高冠拂玄穹。
手握我那可以横扫九野的长剑,头戴着高得快接天际的征战之冠。

慷慨成素霓,啸咤起清风。
当慷慨走上战场的时候有天上的白虹壮气,有萧萧而起的清风送行。

震响骇八荒,奋威曜四戎。
杀敌的吼声、鼓声惊骇着敌阵,奋勇向前的威势展示给周边的敌国。

濯鳞沧海畔,驰骋大漠中。
壮士既可横渡河海,也可驰骋于大漠。

独步圣明世,四海称英雄。
壮士独步于圣明之世,四海之内都称其为英雄。

天地相震荡,回薄(báo)不知穷。
回薄:指天地生生息息,不停运动的过程。

人物禀(bǐng)常格,有始必有终。
禀常格:遵从宇宙间的自然规律。

年时俯仰过,功名宜速崇(chóng)
速崇:指功名应该尽快建立并使之崇高。

壮士怀愤激,安能守虚(xū)冲?
虚冲:守于虚无。

乘我大宛马,抚我繁弱弓。
繁弱弓:名为“繁弱”的大弓。

长剑横九野,高冠拂玄穹。

慷慨成素霓(ní),啸咤(zhà)起清风。

震响骇(hài)八荒,奋威曜(yào)四戎(róng)
八荒:也叫八方,指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东南、东北、西南、西北八个方向,指离中原极远的地方。后泛指周围、各地。四戎:指周边的敌国。

(zhuó)(lín)沧海畔(pàn),驰骋(chěng)大漠中。
濯鳞:这里代指壮士。

独步圣明世,四海称英雄。

天地相震荡,回薄不知穷。
人物禀常格,有始必有终。
年时俯仰过,功名宜速崇。
壮士怀愤激,安能守虚冲?
乘我大宛马,抚我繁弱弓。
长剑横九野,高冠拂玄穹。
慷慨成素霓,啸咤起清风。
震响骇八荒,奋威曜四戎。
濯鳞沧海畔,驰骋大漠中。
独步圣明世,四海称英雄。
  这是一首乐府诗,题旨大概是由阮籍《咏怀·壮士何慷慨》来的,那首诗道:“壮士何慷慨,志欲威八荒。驱车远行役,受命念自忘。良弓挟乌号,明甲有精光。临难不顾生,身死魂飞扬。……”阮籍这首诗在他的《咏怀》中可谓别调,写得也很慷慨激昂,但它表现的功业心主要是从“效命”、“气节”着眼的,而张华此篇虽然也有这方面的意思,但主要是从人生意义、生命价值这些认识出发,显得比较深切,更能予人们以激励。这是思想上的不同。阮籍的作品是古诗,显得简约朴素,而张华此篇则较铺张,也比较重修辞,“乘我大宛马”以下十句全是对偶,这不仅显出乐府体与古诗的差别,也显出西晋之后的诗歌比“正始之音”更注重形式美了。
向上折叠
展开剩余(

饮酒·十三

:
有客常同止,取舍邈异境。
一士常独醉,一夫终年醒,
醒醉还相笑,发言各不领。
规规一何愚,兀傲差若颖。
寄言酣中客,日没烛当秉。

有客常同止,取舍邈异境。
两人常常在一起,志趣心境不同类。

一士常独醉,一异终年醒,
一人每天独昏醉,一人清醒常年岁。

醒醉还相笑,发言各不领。
醒者醉者相视笑,对话互相不领会。

规规一何愚,兀傲差若颖。
浅陋拘泥多愚蠢,自然放纵较聪慧。

寄言酣中客,日没烛当秉。
转告正在畅饮者,日落秉烛当欢醉。

参考资料:

1、 郭维森 包景诚.陶渊明集全译.贵阳:贵州人民出版社,1992:141-170

有客常同止,取舍邈(miǎo)异境。
同止:在一起,同一处。取舍:采取和舍弃,选择。邈异境:境界截然不同。

一士常独醉,一夫终年醒,

醒醉还相笑,发言各不领。
领:领会,理解。

规规一何愚,兀(wù)傲差(chā)若颖。
规规:浅陋拘泥的样子。兀傲:倔强而有锋芒。差:比较,尚,略。颖:才能秀出,聪敏。

寄言酣中客,日没烛当秉。
酣中客:正在畅饮的人。

参考资料:

1、 郭维森 包景诚.陶渊明集全译.贵阳:贵州人民出版社,1992:141-170
向上折叠
展开剩余(

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·其二

:
自古叹行役,我今始知之。
山川一何旷,巽坎难与期。
崩浪聒天响,长风无息时。
久游恋所生,如何淹在兹。
静念园林好,人间良可辞。
当年讵有几?纵心复何疑!

自古叹行役,我今始知之。
自古悲叹行役苦,我今亲历方知之。

山川一何旷,巽坎难与期。
天地山川多广阔,难料风浪骤然起。

崩浪聒天响,长风无息时。
滔滔巨浪震天响,大风猛吹不停止。

久游恋所生,如何淹在兹。
游宦日久念故土,为何滞留身在此!

静念园林好,人间良可辞。
默想家中园林好,世俗官场当告辞。

当年讵有几?纵心复何疑!
人生壮年能多久?放纵情怀不犹疑!

参考资料:

1、 孟二冬.陶渊明集译注及研究.北京:昆仑出版社,2008:100-103

自古叹行役,我今始知之。
行役:指因公务而在外跋涉。《诗经·魏风·涉站):“嗟!予子行役,夙夜无已。”

山川一何旷,巽(xùn)坎难与期。
一何:多么。旷:空阔。巽坎:《周易》中的两个卦名,巽代表风,坎代表水。这里借指风浪。难与期:难以预料。与:符合。

崩浪聒(guō)天响,长风无息时。
崩浪:滔天巨浪。聒天响:响声震天。聒:喧扰。长风:大风。

久游恋所生,如何淹在兹。
游:游宦,在外做官。所生:这里指母亲和故乡。淹:滞留。兹:此,这里,指规林。

静念园林好,人间良可辞。
人间:这里指世俗官场。良:实在。

当年讵(jǜ)有几?纵心复何疑!
当年:正当年,指壮年。当:适逢。讵:曾,才。潘岳《悼亡诗》:“尔祭讵几时。”纵心:放纵情怀,不受约束。

参考资料:

1、 孟二冬.陶渊明集译注及研究.北京:昆仑出版社,2008:100-103
自古叹行役,我今始知之。
山川一何旷,巽坎难与期。
崩浪聒天响,长风无息时。
久游恋所生,如何淹在兹。
静念园林好,人间良可辞。
当年讵有几?纵心复何疑!

  与第一首诗相比,第二首诗写得更精炼一些,全诗仅十二句,集中表达了陶渊明厌倦仕途、依恋田园的思想感情。第二首诗是真实动人的述怀诗。诗人对做官不感兴趣,下决心要辞别官场。

  “自古叹行役,我今始知之”。做官有行役之劳,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,尤其苦。所以陶渊明得出结论说:“自古叹行役”。然而,行役者究竟有些什么可叹的苦,陶渊明以往并无切身体验。可当他为桓玄当差,奔波于建康和江陵之间,不远千理,其间的艰难险阻可以说是“备尝之矣”,所以他感慨道:“我今始知之”。这里,言未尽意,诗人的心里是在说:行役当差的苦头我尝够了,谁还想迷恋仕途。

  陶渊明厌倦仕途的另一个原因是,仕途多风险,吉凶难料。在诗人看来,做官是一种危险的事情,倒不如及早告别官场。为了表达这个意思,诗人并未直说,而是借景言情,引用典故达意。行役途中,面对山川荒野,诗人的心境是孤独而悲凉的,发出了“山川一何旷”的感叹。这不是对山川秀色的赞美,而是对山川旷野的畏惧。由于心情的关系,大自然在诗人的眼里也是可怕的。诗人借山川之险来陪衬仕途之险,意在说明仕途可畏,潜藏着祸福风云。何时为福,何时为祸,谁也不知,“巽坎难与期”。用“巽坎”来比喻仕途中的吉凶顺逆,是十分恰当的。“崩浪贴天响,长风无息时”。这是全诗的秀句,写出了诗人在行役途中对山川风物的真实感受。诗人的用词准确,而又很会夸张。他不说“巨浪”,而说“崩浪”。一个“崩”字,不仅有形象,而且有声音,绘声绘色。“聒”字准确地形容出巨浪咆哮时的杂乱之声。“崩”字形容声大,“聒”字形容声杂。诗人借自然景象来描绘官场内部的激烈斗争,像崩浪震天那样可怕。

  宦游之人长年在外,离乡背井,这在感情上是一种痛苦。陶渊明也经历着这种痛苦,行役途中他格外思亲。“久游恋所生,如何淹在兹”,这是陶渊明的心声,抒发了思亲的感情,悔恨自己不应该误入仕途,更不应该在仕途淹留。有了这悔恨之后,诗人便下定了决心,要罢官归田。这里,可以看见陶渊明的内心世界,他赞美园林,鄙弃官场。诗的结尾“当年讵有几,纵心复何疑。”表面似乎是消极情绪的表露。其实,诗人并未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,他是在思想痛苦的时候才这样写的,是一种愤慨之言。诗人正当壮年,大志未展,繁杂的公务消磨着他的年华,而且受着官场的牵制约束,俯仰由人,他想摆脱官场的牵制,回到园林,使自己的身心得到自由。诗人盼望有“纵心”的时刻,这不是要放纵自己,而是要做一个自由人。不贪富贵,纵心归田,按自己的意志去生活,这是陶渊明真实的思想。

参考资料:

1、 侯爵良 彭华生.陶渊明名篇赏析.北京: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,1989:3-8
向上折叠
展开剩余(

定情诗

:

我出东门游,邂逅承清尘。
思君即幽房,侍寝执衣巾。
时无桑中契,迫此路侧人。
我既媚君姿,君亦悦我颜。
何以致拳拳?绾臂双金环。
何以道殷勤?约指一双银。
何以致区区?耳中双明珠。
何以致叩叩?香囊系肘后。
何以致契阔?绕腕双跳脱。
何以结恩情?美玉缀罗缨。
何以结中心?素缕连双针。
何以结相于?金薄画搔头。
何以慰别离?耳后玳瑁钗。
何以答欢忻?纨素三条裙。
何以结愁悲?白绢双中衣。
与我期何所?乃期东山隅。
日旰兮不来,谷风吹我襦。
远望无所见,涕泣起踟蹰。
与我期何所?乃期山南阳。
日中兮不来,飘风吹我裳。
逍遥莫谁睹,望君愁我肠。
与我期何所?乃期西山侧。
日夕兮不来,踯躅长叹息。
远望凉风至,俯仰正衣服。
与我期何所?乃期山北岑。
日暮兮不来,凄风吹我襟。
望君不能坐,悲苦愁我心。
爱身以何为,惜我华色时。
中情既款款,然后克密期。
褰衣蹑茂草,谓君不我欺。
厕此丑陋质,徙倚无所之。
自伤失所欲,泪下如连丝。

我出东门游,邂逅承清尘。
我从东门出去游玩,不经意间得亲足下的尘土。

思君即幽房,侍寝执衣巾。
盼望郎君来到我闺房,我愿意在你入室就寝时在一旁手持衣巾。

时无桑中契,迫此路侧人。
我本来没有桑中的约会,只是路人般偶然的亲近。

我既媚君姿,君亦悦我颜。
我既爱慕郎君的风姿,郎君也喜欢我的容颜。

何以致拳拳?绾臂双金环。
用什么表达我的眷恋之意呢?缠绕在我臂上的一双金环。

何以道殷勤?约指一双银。
用什么表达我对你的殷勤?套在我指上的一双银戒指。

何以致区区?耳中双明珠。
用什么表达我的真诚呢?戴在我耳上的一对明珠。

何以致叩叩?香囊系肘后。
用什么表达我的挚诚呢?系在我肘后的香囊。

何以致契阔?绕腕双跳脱。
用什么表达我们之间的亲密呢?套在我腕上的一对手镯。

何以结恩情?美玉缀罗缨。
用什么连接我们的感情呢?缀有罗缨的佩玉。

何以结中心?素缕连双针。
用什么让我们的心连在一起呢?用白色的丝绒双针缝贯。

何以结相于?金薄画搔头。
用什么表达我们的交好呢?用金箔装饰的搔头。

何以慰别离?耳后玳瑁钗。
用什么慰藉我们的别离之情呢?用我耳后的玳瑁钗。

何以答欢忻?纨素三条裙。
用什么报答你对我的欢悦呢?用有三条绦丝带的衣袍。

何以结愁悲?白绢双中衣。
用什么连接我们的悲愁呢?用缝在内衣里的白绢。

与我期何所?乃期东山隅。
和我期约在哪里?就约定相会在东山的一个角落里。

日旰兮不来,谷风吹我襦。
太阳都落山了你还没有来,谷风吹动着我的短襦。

远望无所见,涕泣起踟蹰。
远远望去还看不到你,含泪地站起来久立。

与我期何所?乃期山南阳。
和我期约在哪里?就约定在山南相见。

日中兮不来,飘风吹我裳。
从清晨等到中午你还没有来,飘风吹动着我的衣裳。

逍遥莫谁睹,望君愁我肠。
逍遥的日子从没见过,盼望郎君的日子使我愁肠。

与我期何所?乃期西山侧。
和我期约在哪里?就相约在西山之侧。

日夕兮不来,踯躅长叹息。
到日暮仍然看不到你的身影,我不禁踯躅叹息。

远望凉风至,俯仰正衣服。
远望阵阵凉风已袭至,俯仰之间就要加衣服。

与我期何所?乃期山北岑。
和我期约在哪里?就相约在山北的一个小丘上。

日暮兮不来,凄风吹我襟。
你又一次没来,只有凄风吹动着我的衣裳。

望君不能坐,悲苦愁我心。
每次盼望等待,我坐立不安,悲苦愁凄了我的心。

爱身以何为,惜我华色时。
你爱我的目的是什么?只是爱我年华正好时。

中情既款款,然后克密期。
内心已流露出款款的情意,然后才定下约期。

褰衣蹑茂草,谓君不我欺。
我挽起衣服在花草间踟蹰,告诉自己你是不会欺骗我的。

厕此丑陋质,徙倚无所之。
如今我容颜已变得丑陋,伤心地独自徘徊不知应到哪里去。

自伤失所欲,泪下如连丝。
只为失去了想要的爱情而悲伤,不禁泪下如雨泣涕不已。

参考资料:

1、 程怡.汉魏六朝诗文赋.广州:广东人民出版社,2004:198-2022、 (明)王夫之.古诗评选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11:26

我出东门游,邂(xiè)(hòu)承清尘。
承:感激,承蒙。

思君即幽房,侍寝执衣巾。

时无桑中契(qì),迫此路侧人。
迫:接近,遭遇。

我既媚(mèi)君姿,君亦悦我颜。
媚:爱。

何以致拳拳?绾(wǎn)臂双金环。
拳拳:真挚的感情。绾:绕。

何以道殷(yīn)勤?约指一双银。
殷勤:内心深处无以言说之情。约指:戒指。

何以致区区?耳中双明珠。
区区:细致的情意。

何以致叩(kòu)叩?香囊系肘后。
叩叩:相互忠诚。

何以致契(qì)阔?绕腕(wàn)双跳脱。
契阔:别后的思念。跳脱:亦称条脱,即手镯。

何以结恩情?美玉缀(zhuì)罗缨。

何以结中心?素缕连双针。
中心:即中情。素缕:白线。针:真的谐音。

何以结相于?金薄画搔(sāo)头。
相于:相爱。金薄:金箔。搔头:一本作“幧(qiāo)头”,即男子束发的绡(xiāo)头。

何以慰别离?耳后玳(dài)(mào)钗。

何以答欢忻(xīn)?纨(wán)素三条裙。
欢忻:即欢欣。纨素:素白色的丝绢。三条裙:指镶有三道花边的裙子。条:即绦(tāo),丝带,可以用来做衣裙的装饰边。

何以结愁悲?白绢双中衣。
白绢:一作“白发”。

与我期何所?乃期东山隅(yú)
期:约会。隅:角落。

日旰(gàn)兮不来,谷风吹我襦。
日旰:日落时。谷风:山谷里的风。

远望无所见,涕泣起踟(chí)(chú)

与我期何所?乃期山南阳。
山南阳:山的朝阳处。

日中兮不来,飘风吹我裳。

(xiāo)(yáo)莫谁睹,望君愁我肠。
逍遥:茫然徘徊状。莫谁睹:看不到任何人。

与我期何所?乃期西山侧。

日夕兮不来,踯躅长叹息。

远望凉风至,俯仰正衣服。

与我期何所?乃期山北岑。

日暮兮不来,凄风吹我襟。

望君不能坐,悲苦愁我心。

爱身以何为,惜我华色时。
爱身:爱我。惜:爱也。华色时:正当年华,容色美好。

中情既款款,然后克密期。
款款:形容感情的真挚和热烈。克密期:定下幽会的日期。

褰衣蹑(niè)茂草,谓君不我欺。

厕此丑陋(lòu)质,徙倚(yǐ)无所之。
厕:同“侧”。丑陋质:失恋女子的自称。

自伤失所欲,泪下如连丝。

参考资料:

1、 程怡.汉魏六朝诗文赋.广州:广东人民出版社,2004:198-2022、 (明)王夫之.古诗评选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11:26

我出东门游,邂逅承清尘。
思君即幽房,侍寝执衣巾。
时无桑中契,迫此路侧人。
我既媚君姿,君亦悦我颜。
何以致拳拳?绾臂双金环。
何以道殷勤?约指一双银。
何以致区区?耳中双明珠。
何以致叩叩?香囊系肘后。
何以致契阔?绕腕双跳脱。
何以结恩情?美玉缀罗缨。
何以结中心?素缕连双针。
何以结相于?金薄画搔头。
何以慰别离?耳后玳瑁钗。
何以答欢忻?纨素三条裙。
何以结愁悲?白绢双中衣。
与我期何所?乃期东山隅。
日旰兮不来,谷风吹我襦。
远望无所见,涕泣起踟蹰。
与我期何所?乃期山南阳。
日中兮不来,飘风吹我裳。
逍遥莫谁睹,望君愁我肠。
与我期何所?乃期西山侧。
日夕兮不来,踯躅长叹息。
远望凉风至,俯仰正衣服。
与我期何所?乃期山北岑。
日暮兮不来,凄风吹我襟。
望君不能坐,悲苦愁我心。
爱身以何为,惜我华色时。
中情既款款,然后克密期。
褰衣蹑茂草,谓君不我欺。
厕此丑陋质,徙倚无所之。
自伤失所欲,泪下如连丝。

  这首诗用第一人称的口吻,来叙写爱情的欢悦和失恋的痛苦,运用铺彩摛文的手法来刻画女主人公丰富的感情活动。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。首先是追忆初识的光景;然后是回忆热恋时的情景;最后是抒写被弃的景况。

  在描写热恋情景时,诗中一连用了十一对问答句子,显露了热恋中人心灵的激情颤动,和他们对幸福的热烈追求。吟哦之下,仿佛看到他们一次次互赠信物,以表“殷勤”之意,听到他们频频指物为誓,以示“拳拳”之心。在抒写失恋痛苦时,诗中一连用了四个“与我期何所”,仿佛看到女主人公一次又一次焦灼地等待情人前来赴约,一次又一次经受着失望的折磨。诗人成功地采用排比铺陈的笔法来加强感情的冲击力。

  诗题“定情”,有镇定其情的意思,正如陶渊明的《闲情赋》是闲止其情的意思。此诗在技巧上大多用直叙法,唯中段在写男女之情时,反复比喻,十分突出。尤其诗中提到的汉代妇女的饰物更是保存之珍贵的资料,如:从“绾臂双金环”句中得知汉代妇女有在手臂上戴金环的装饰;“约指”就是指环,除了金、玉之外也可以用银制成;妇女又有耳上戴明珠珰,肘后结繁香囊的习惯;至於“跳脱”就是臂钏,俗名镯子;罗织的缨带上还悬垂着美玉;还有金箔的发簪;玳瑁的钗;至於妇女的服装上有纨素做的三绦裙,就是装饰着三条花边的裙子;又有白绢做的夹层“中衣”,是近身的衣服,穿着小衣之外,大衣之内。

  《文选·洛神赋注》引繁钦《定情诗》曰:“何以消滞忧?足下双远游”两句,不见于今本《定情诗》中,可见《定情诗》中尚有脱文。

参考资料:

1、 傅锡壬.大地之歌——乐府.北京:线装书局,2012:258-262
向上折叠
展开剩余(

扶风歌

:
朝发广莫门,暮宿丹水山。
左手弯繁弱,右手挥龙渊。
顾瞻望宫阙,俯仰御飞轩。
据鞍长叹息,泪下如流泉。
系马长松下,发鞍高岳头。
烈烈悲风起,泠泠涧水流。
挥手长相谢,哽咽不能言。
浮云为我结,归鸟为我旋。
去家日已远,安知存与亡?
慷慨穷林中,抱膝独摧藏。
麋鹿游我前,猿猴戏我侧。
资粮既乏尽,薇蕨安可食?
揽辔命徒侣,吟啸绝岩中。
君子道微矣,夫子固有穷。
惟昔李骞期,寄在匈奴庭。
忠信反获罪,汉武不见明。
我欲竟此曲,此曲悲且长。
弃置勿重陈,重陈令心伤!

朝发广莫门,暮宿丹水山。
清晨由广莫门出发,晚间投宿在丹水山。

左手弯繁弱,右手挥龙渊。
左手拉着繁弱大弓,右手挥动龙渊宝剑。

顾瞻望宫阙,俯仰御飞轩。
回过头望一望宫阙,俯身驾车飞奔向前。

据鞍长叹息,泪下如流泉。
按着马鞍长长叹息,伤心的泪儿像流泉。

系马长松下,发鞍高岳头。
拴着马儿在长松下,卸下马鞍在高山颠。

烈烈悲风起,泠泠涧水流。
凛烈的悲风不住吹,泠泠的涧水流不断。

挥手长相谢,哽咽不能言。
挥一挥手儿长相辞,悲泣哽咽不能再言。

浮云为我结,归鸟为我旋。
浮云飘来为我集结,归鸟飞来为我盘旋。

去家日已远,安知存与亡?
离家的日子已长远,怎知生存还是死还。

慷慨穷林中,抱膝独摧藏。
在荒林中慷慨悲歌,抱着双膝独自感伤。

麋鹿游我前,猿猴戏我侧。
麋鹿在我面前游转,猿猴蹦跳戏弄一旁。

资粮既乏尽,薇蕨安可食?
钱财粮食已经用光,薇蕨已老岂能当粮。

揽辔命徒侣,吟啸绝岩中。
拉马缰命随从前行,在悬崖险径中吟唱。

君子道微矣,夫子固有穷。
君子之道已经衰微,孔子也有穷困时光。

惟昔李骞期,寄在匈奴庭。
昔日李陵错过约期,流落匈奴做了大将。

忠信反获罪,汉武不见明。
忠信之人反而获罪,汉武皇帝不能原谅。

我欲竟此曲,此曲悲且长。
我欲奏完这首歌曲,此曲悲伤而且太长。

弃置勿重陈,重陈令心伤!
放置一旁不再陈述,若再陈述令人心伤。

参考资料:

1、 王友怀 魏全瑞.昭明文选注析:三秦出版社,2000年:364-366页

(zhāo)发广莫门,暮宿丹水山。
扶风:郡名,郡治在今陕西泾阳县。广莫门:晋洛阳城北门。汉时洛阳城北有二门,一曰毂门,一日曰门。晋时改毂门为广莫门。丹水山:即丹朱岭,在今山西高平县北,丹水发源于此。丹水由此向东南流入晋城县界,又南入河南省、经沁阳县入沁水,是为大丹河。

左手弯繁弱,右手挥龙渊(yuān)
繁弱:古良弓名。龙渊:古宝剑名。

顾瞻望宫阙(què),俯仰御(yù)飞轩。
顾瞻:回头望。宫阙:指城郭。阙,宫门前的望楼。御:驾御。飞轩:飞奔的车子。

据鞍(ān)长叹息,泪下如流泉。
据鞍:按着马鞍。

系马长松下,发鞍高岳头。
发鞍:卸下马鞍。

烈烈悲风起,泠(líng)泠涧(jiàn)水流。
烈烈:风的威力。泠泠:流水声。

挥手长相谢,哽(gěng)(yè)不能言。
谢:辞别。哽咽:过分悲泣至于声气结塞。

浮云为我结,归鸟为我旋。
结:集结。归鸟:一作“飞鸟”。旋:盘旋。

去家日已远,安知存与亡?
去家:离开家。

(kāng)(kǎi)穷林中,抱膝独摧藏。
慷慨:即慷慨悲歌。摧藏:凄怆,伤心感叹的样子。

(mí)鹿游我前,猿猴戏我侧。

资粮既乏尽,薇蕨(jué)安可食?
资:钱。薇蕨:一种野菜,嫩时可食。

揽辔(pèi)命徒侣(lǚ),吟啸绝岩中。
揽辔:拉住马缰。徒侣:指随从。吟啸:即吟诵。绝岩:绝壁。

君子道微矣,夫子固有穷。
微:衰微。夫子:指孔子。故:一本作“固”。

惟昔李骞(qiān)期,寄在匈奴庭。
李:指李陵。骞:通“愆”字。愆期:错过约定期。指汉李陵在武帝天汉二年(前99),率步卒五千人出征匈奴,匈奴八万士兵围击李陵。李陵战败,并投降匈奴。汉武帝因此杀了李陵全家。寄:暂住。

忠信反获罪,汉武不见明。
不见明:不被谅解。

我欲竟此曲,此曲悲且长。
竟:奏完。

弃置勿重陈,重陈令心伤!
重陈:再次陈述。

参考资料:

1、 王友怀 魏全瑞.昭明文选注析:三秦出版社,2000年:364-366页
朝发广莫门,暮宿丹水山。
左手弯繁弱,右手挥龙渊。
顾瞻望宫阙,俯仰御飞轩。
据鞍长叹息,泪下如流泉。
系马长松下,发鞍高岳头。
烈烈悲风起,泠泠涧水流。
挥手长相谢,哽咽不能言。
浮云为我结,归鸟为我旋。
去家日已远,安知存与亡?
慷慨穷林中,抱膝独摧藏。
麋鹿游我前,猿猴戏我侧。
资粮既乏尽,薇蕨安可食?
揽辔命徒侣,吟啸绝岩中。
君子道微矣,夫子固有穷。
惟昔李骞期,寄在匈奴庭。
忠信反获罪,汉武不见明。
我欲竟此曲,此曲悲且长。
弃置勿重陈,重陈令心伤!

  这首诗作者采用乐府旧题写作,充分反映途中的艰辛情状和胸间的忠愤,慷慨悲凉。《文选》李善注,这首诗以四句为一解,合九解成一篇。

  首解四句写登程。下笔就写“朝发”、“暮宿”,是记实,也见出受命北去时行程的迅急:早晨刚出都城北门——广莫门,日暮已到了大河之北、丹水的发源地——丹水山,进入并州境内。这里,诗人用夸张笔法渲染出行色的匆忙,也透露了他急于赴国难的心情。接着写出自己两手所持的是像古代繁弱、龙渊那样的名弓宝剑;而“弯”(开弓)、“挥”两个富动态性的词,既说明他是行进在“胡寇塞路”的险境之中,随时都需要用武,也足以显现出作者一往无前的英武气概。

  次解写恋阙心情。作者年轻时(作诗时也只三十六岁)正处西晋初期的安定阶段,在繁华的洛阳城里,他也曾有过诗酒从容、文友会聚的一段优游生活。洛阳城里巍峨的宫阙,是过去国家安定隆盛的标志,也是他前阶段优游生活的见证。自经变乱,现在已到了“国已不国”的地步。往事成尘,归来无日。这使他心情上不能不有所留恋,在行动上也就表现为“顾瞻”长“望”。望中最瞩目的是宫阙,是“俯仰御飞轩”。这句意思应是说,宫中廊宇高低,远望宛如急行中车辆的起伏。作者心目中,这时已经把静态中的宫中廊宇和身边行进中车辆的动态混而为一了。抚今思昔,不自禁“据鞍长叹息,泪下如流泉”。

  三解写途中小憩。京都已落在遥远的后方,现在系马、解鞍的所在是荒寂的高山头、长松下,入耳的只有秋末的烈烈悲风和泠泠涧流的声响。这四句用了音韵谐协的偶句,着力烘染出一幅秋山穷旅图。

  四解写小憩中的心情。与熟悉的京都和那里的人挥手长辞了,黯然无言,惟余哽咽。甚至空中的浮云也凝定不流,飞鸟也回旋不去。耳目所接,竟如天地万物都在助人兴悲。后两句写境,却更增强情的抒发。

  五解继写一时心中所想。这时心头萦绕不去的是离家日远,前路茫茫,境地险恶,存亡未卜。在这穷荒山林中,慷慨激昂,也是徒然,只有抱膝独坐,思绪紊乱,五内如焚。这是作者胸怀、心情的真实表白。

  六解写当前困境。身处穷林,惟与麋鹿、猿猴为伍。资粮乏绝,无以充饥。看看麋鹿、猿猴还有野草、山果果腹,可以游戏自得,实在令人自叹不如。经此映衬,愈见出人的困窘不堪。这解和四解一样,都叠用两个“我”字,产生了对面倾诉的亲切感。

  七解写困境中的自慰、自奋。作者深知重任在身,不容徬徨,终于重提辔缰,号召部下继续前行;同时,也在绝岩中,聊自吟咏舒啸,稍畅胸怀。他的重行振作,是由于在所承受的传统思想中找到了若干支撑力量:自己当前的处境,正是古人也曾慨叹的“世衰道微”的时世;孔子在陈绝粮,就曾对弟子子路说过“君子固穷”的话,何况是我辈。他精神上终于获得了宽解。

  八解是在自慰、自奋之余,又作转折,写出内心的隐忧:历史上曾有过李陵对匈奴以少击众,最后势穷力屈,过期不得归来,被迫降敌的事。李陵在降敌前也是尽忠竭力了,降敌后亦常怀归志,但汉武帝却不予谅解,反而杀了他的母弟妻子。现在朝廷多事,不暇外顾,自己孤悬一方,后援难继,困窘之情亦与李陵相去不远,不能不对未来抱忧兴叹。

  九解是全篇的结尾,也是乐府常见的结束形式。但在此篇,却不是单纯的套用。从上文所写,可见作者前途艰危正多,路也正长,有如他所要歌唱的曲子一样悲而且长。哀怨深沉,实在不忍、也无心重陈了。重陈,只是使自己、也使听者心伤而已。

  全诗风格悲壮,语调苍凉,感情真挚,用语简练,鲜明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报国之志。全篇九解,一气贯注;逐解换韵,声情激越。既多侧面地表现了辞家赴难、身处穷窘、忠愤填膺的作者的完整形象,也真实地反映他所处的时乱世危、朝廷不振、凶荒满目的现实环境,有着史的价值。全诗辞旨愀怆悲壮,千载之下,感人犹深。

参考资料:

1、 吴小如.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92年:434-435页
向上折叠
展开剩余(